陕西企业如何实现绿色智造转型?辉煌实业的创新实践

在双碳目标驱动下,制造业正经历着深层次的范式变革。作为西北地区产业升级的先行者,陕西辉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构建三维协同制造体系,将离散式生产单元整合为具备自组织能力的智造网络。这种基于工业物联网拓扑结构的改造方案,使能耗强度降低至行业基准值的67%。

工业互联架构下的能效革命

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节点与云端数字孪生平台的混合架构,辉煌实业实现了制造过程的全要素映射。在铸造车间,多级协同控制算法将传统熔炼工序的热效率提升至82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这种基于热力学模型的优化策略,使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较改造前下降41%。

材料流与能量流的协同优化

采用物质流分析(mfa)与生命周期评价(lca)相结合的方法,研发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制造系统。该系统通过逆向物流网络重构,将废弃金属材料的再利用率提升至93%。特别是在钛合金精密铸造领域,创新应用的梯度凝固技术使材料损耗率降至0.8‰。

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建设

企业部署的离散型制造执行系统(d-mes)整合了生产设备联网率98%的实时数据流。通过建立过程质量预测模型,关键工序的工艺稳定性指数(cpk)达到1.67。这套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算法的系统,成功将质量损失成本压缩至营收的0.15%。

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

针对智能制造对人才结构的全新要求,辉煌实业构建了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平台。通过建立虚拟现实(vr)工艺实训中心,新员工岗位胜任周期缩短至传统模式的40%。这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设计的培训体系,已培养出具有多领域协同能力的复合型技术骨干87名。

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辉煌实业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3项,主导制定团体标准5项。这种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,为西北地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板。